当前位置: 首页 · 专业建设 · 培养方案 · 正文

培养方案

【行动方案】安徽高校服务十大新型产业人才培养行动方案
来源:安徽省教育厅 发布日期:2022/04/18 发布人:周波 点击量:

为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对安徽工作的系列重要讲话指示批示,落实省第十一次党代会精神,加快我省高等教育结构优化调整步伐,推动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为我省十大新兴产业发展提供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根据《教育部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推动结构优化建设高质量高等教育体系共同行动方案的通知》(皖政〔2021〕30 号)和《深化新时代高等教育学科专业体系改革实施方案》(皖政办〔2021〕11号),省教育厅会同十大新兴产业专班研究制定《安徽高校服务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人才培养行动方案》《安徽高校服务人工智能产业人才培养行动方案》《安徽高校服务新材料产业人才培养行动方案》《安徽高校服务新能源和节能环保产业人才培养行动方案》《安徽高校服务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产业人才培养行动方案》《安徽高校服务高端装备制造产业人才培养行动方案》《安徽高校服务智能家电产业人才培养行动方案》《安徽高校服务生命健康产业人才培养行动方案》《安徽高校服务绿色食品产业人才培养行动方案》《安徽高校服务数字创意产业人才培养行动方案》。请结合实际,认真组织实施。  

     

   

1 安徽高校服务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人才培养行动方案  

一、总体要求  

二、优化新一代信息技术学科专业结构  

三、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四、保障措施  

2 安徽高校服务人工智能产业人才培养行动方案  

一、总体要求  

二、优化人工智能学科专业结构  

三、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四、保障措施  

3 安徽高校服务新材料产业人才培养行动方案  

一、总体要求  

二、合理规划学科专业布局  

三、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四、引育结合多措并举,强化师资队伍建设  

五、保障措施  

4 安徽高校服务新能源和节能环保产业人才培养行动方案  

一、总体要求  

二、优化新能源和节能环保学科专业结构  

三、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四、保障措施  

5 安徽高校服务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产业人才培养行动方案  

一、总体要求  

二、优化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学科专业结构  

三、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四、保障措施  

6 安徽高校服务高端装备制造产业人才培养行动方案  

一、总体要求  

二、优化高端装备制造学科专业结构  

三、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四、保障措施  

7 安徽高校服务智能家电产业人才培养行动方案  

一、总体要求  

二、优化智能家电相关学科专业结构体系  

三、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四、保障措施  

8 安徽高校服务生命健康产业人才培养行动方案  

一、总体要求  

二、优化生命健康学科专业结构  

三、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四、保障措施  

9 安徽高校服务绿色食品产业人才培养行动方案  

一、总体要求  

二、优化绿色食品学科专业结构  

三、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四、保障措施  

10 安徽高校服务数字创意产业人才培养行动方案  

一、总体要求  

二、优化数字创意学科专业结构  

三、创新数字创意人才培养模式  

四、保障措施  

    

     

1 安徽高校服务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人才培养行动方案  

    

安徽省教育厅  安徽省发展改革委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的重要部署,着力推动我省高校构建高水平新一代信息技术人才培养体系,结合我省高校实际,特制定如下工作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立足新发展阶段,坚持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围绕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目标,聚焦集成电路、新型显示产业发展对各类人才的迫切需求,完善新一代信息技术人才创新培养体系,助推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二)基本原则  

面向产业,分类推进。聚焦我省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战略需求,更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升级对人才培养的新要求,以提升人才质量为中心,以产业需求为导向,以科教、产教融合为手段,加快构建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引导不同类型高校科学定位,实现研究型、应用型和技术技能型人才差异化培养。  

交叉融合,突出特色。探索“一学科多方向培养”“多学科服务一行业”的跨学科培养体系,加强新一代信息技术相关学科专业交叉融合,推进优质资源共建共享,满足多元化人才需求。以特色发展为导向,建立学科专业结构科学评价机制,服务高质量人才培养。  

鼓励创新,强化实践。以创新思维引领创新实践,推进新一代信息技术领域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鼓励开展精准化培养、定制化培养、国际化培养,强化实践教学,建立高质量实践平台,打造新一代信息技术领域科技创新人才高地。  

注重整体,多元协同。以人才成长规律和高等教育教学特点为遵循,科学设计人才培养目标、内容、方法与过程,充分发挥政府财政投入、政策支持的积极引导作用和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鼓励新一代信息技术行业企业加大投入,形成各类资本合力支持新一代信息技术相关学科专业发展的新格局,促进高校与新一代信息技术领域骨干企业、产业化基地和地方政府联合培养人才,构建自主创新与人才培养共同体,形成产业人才培养新生态。  

(三)总体目标  

2025年,围绕新一代信息技术构建多方育人的新格局,形成科学定位、深度融合、特色鲜明的学科专业布局。坚持以产业需求为导向,以创新思想为引领,实现校企深度协同,取得一批具有重要影响的科技创新成果,高校成为引领新一代信息技术发展的人才新高地。  

2035年,围绕前沿创新、应用突破、技能提升,形成新一代信息技术示范性、集聚式人才培养基地。在集成电路、新型显示等重点领域若干理论研究、技术创新与示范应用成果达到国内领先、国际一流水平。将高校建成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创新型人才培养、引领发展前沿的核心力量,有效支撑我省新一代信息技术的产业升级。  

二、优化新一代信息技术学科专业结构  

(一)优化调整学科布局结构。加强电子科学与技术、集成电路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网络空间安全、软件工程等博士、硕士学位授权点建设。支持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自设集成电路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支持安徽大学、合肥工业大学等高校申报设立集成电路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支持高校加强存储芯片、射频芯片、微机电系统、先进封装与测试、第三代半导体器件与电路、显示器件、柔性电子、微显示、量子点、全息等相关学科方向建设。鼓励高校与企业等机构合作开展新一代信息技术学科建设。  

(二)加快本科专业调整步伐。支持省内高水平大学结合办学定位和办学优势,新设一批新一代信息技术相关专业。加强现有专业建设,将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微电子科学与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电子封装技术、光电信息与工程等专业纳入我省急需紧缺人才培养重点支持专业清单,在科教融合项目、实习实训基地建设等方面予以优先支持。深化新一代信息技术与信息科学等相关学科专业的交叉融合,推进新工科建设,加强应用型本科人才的培养。  

(三)加快高职专业布局和建设。鼓励高职院校紧扣地方经济建设的中心内容和特色产业发展,准确对接地方产业集群,重点新设一批电子信息类、计算机类相关高职专业。加强以集成电路技术、光电显示为核心的专业群建设,进一步优化专业课程体系,加强实习实训的软硬件条件和师资队伍建设,打造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新模式。  

三、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一)科教融合培养研究型人才。创新科教结合、协同育人的人才培养模式,支持省内“双一流”高校建设国家集成电路、新型显示的科教融合创新平台。强化合肥国家级“芯火”双创平台、安徽省光电子科学与技术重点实验室与省内高校的协同互动,共建研究型人才联合培养基地。支持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微电子学院、合肥工业大学微电子学院、安徽大学集成电路学院与长鑫存储、晶合集成等集成电路头部企业深度融合,支持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物理学院、合肥工业大学精仪学院、安徽大学物理学院与京东方、维信诺等新型显示头部企业深度融合,实施“订单式”培养专业学位硕士等高端人才。支持高校师生积极联合合作企业围绕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关键技术和共性问题开展协同创新,推进协同创新和成果转化。  

(二)产教融合培养应用型人才  

全面“引企入教”,支持新一代信息技术行业企业深度参与高校教育教学改革,多种方式参与集成电路和光电信息等本科专业设置、教材开发、教学设计、课程设置、实习实训等教育教学改革,将企业实际需求深度融入应用型人才培养环节。加强集成电路、新型显示产业学院建设。校企共建教学团队,打造校企一体、专兼职结合的双师型教学团队,推进实践教学双导师制。促进长三角集成电路人才资源聚集共享,培育和吸引优秀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依托合肥国家级“芯火”双创平台、安徽省光电子科学与技术重点实验室、中科大微纳研究与制造中心、安徽大学集成电路先进材料与技术产教研融合研究院、合肥工业大学光电技术研究院等高端平台,布局一批国家级、省部级创新平台。  

(三)探索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加强集成电路封装与测试类、光电显示类专业校企合作,推进相关技术技能型人才的订单式培养,推动学校、企业技能人才培养课程衔接、教学对接,推进学校与企业结合、专业培养与技能竞赛结合,现代虚拟仿真与真实环境结合,提高人才培养实效性。积极探索开展现代学徒制,采取“依靠行业协会,联合龙头企业”的合作育人模式,探索“引厂进校、师生进企”路径,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打通校企人才双向交流渠道,吸引更多具有深厚理论知识和丰富实践能力的人才到职业院校任教。  

四、保障措施  

(一)组织领导。建立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人才培养工作联席制度,由省政府领导牵头,省发展改革委、省教育厅、省科技厅、省经济和信息化厅、省财政厅、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省农业农村厅共同参与,定期研究、协商解决推进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人才培养工作中的困难与问题。  

(二)经费保障  

统筹政府和市场多渠道资金投入,积极争取国家研发计划、重点项目和创新平台相关资金支持。加大对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人才培养支持力度,培养我省信息技术领域急需人才。将信息技术领域相关职业(工种)纳入政府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范围,面向应用型本科、高职院校、技工院校毕业季学生以及其他社会群体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并按规定给予培训补贴。  

(三)政策支持  

支持高校与科研院所扩大新一代信息技术,特别是电子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控制科学与工程、集成电路工程等相关学科专业急需人才培养规模,支持与企业联合培养专业学位硕士。优先支持新一代信息技术急需人才培养的平台进入“一室一中心”、省重点实验室和省工程研究中心序列。支持具备条件的高校自主设置新一代信息技术相关学科,并优先纳入省高峰学科建设计划。加大对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人才引进的经费保障和配套支持力度,加快引进海内外高端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高校人才可享受当地政府关于产业人才的政策。  


2 安徽高校服务人工智能产业人才培养行动方案  

安徽省教育厅  安徽省科技厅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发展新一代人工智能产业的重要部署,深化“双招双引”、促进高质量发展,着力推动安徽高校构建高水平人工智能人才培养体系,加快培养服务支撑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的人才,特制定如下工作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紧抓人工智能产业发展重大战略机遇,围绕打造人工智能产业科技创新高地,聚焦安徽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对各类人才的迫切需求,进一步深化科教融合、产教融合,完善人工智能人才培养体系,为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提供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  

(二)基本原则  

需求导向、应用驱动。聚焦我省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战略需求,加快构建人工智能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培养研究型、应用型和技术型人才,解决人工智能人才紧缺问题。以产业行业企业人工智能应用为导向,推动人工智能对相关学科的赋能改造,促进人才培养、学科建设和科学研究融合发展,形成“人工智能+X”的复合发展新模式。  

创新引领、跨界融合。准确把握人工智能发展新态势,把创新引领摆在高校人工智能学科专业发展的核心位置,进一步优化人工智能领域科技创新体系,释放高校基础研究、科技创新潜力,将我省建成人工智能科技创新的重要策源地。强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促进高校与人工智能领域骨干企业、产业化基地和地方政府联合培养人才,构建自主创新与人才培养共同体。  

动态调整、特色发展。建立健全人工智能相关学科专业优化调整机制、人才需求预警机制和科学合理的评价机制。深化人工智能与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和新文科交叉融合,不断培育新的学科生长点和特色方向。面向人工智能产业布局和重点发展领域,形成具有我省特色的人工智能专业人才培养体系。  

精准培养、多元投入。聚焦我省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对人才类型的需求,把握人工智能人才培养规律,学用结合,强化实践,分类培养研究型、应用型和技术技能型人才。充分发挥政府财政投入、政策支持的积极引导作用和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鼓励人工智能行业企业和社会加大投入,形成各类资本合力支持人工智能相关学科专业发展的新格局。  

(三)总体目标  

2025年,围绕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的高校科技创新体系和学科专业布局持续优化,高校在新一代人工智能领域科技创新能力和人才培养质量显著提升,取得一批具有重要影响的科技创新成果,成为引领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的人才高地,为安徽人工智能产业提供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  

2035年,根据人工智能产业的进一步发展需求,优化调整人工智能相关人才培养数量,并充分辐射人工智能周边产业发展需求,人才培养质量达到全国领先水平,成为建设人工智能创新中心的核心力量和引领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的前沿,一批理论研究、创新技术与应用示范达到全国领先水平,有效支撑安徽人工智能产业升级、经济转型和智能社会建设。  

二、优化人工智能学科专业结构  

(一)完善人工智能领域学科布局。支持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合肥工业大学和安徽大学等高校新设人工智能二级学科或交叉学科以及人工智能相关学科,力争到2025年省内高校自设人工智能交叉学科3个,新增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软件工程等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2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4个,新增电子信息专业博士学位授权点1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3个。支持高校加强人工智能基础理论、机器学习、计算机视觉与模式识别、自然语言处理、知识处理与挖掘、智能芯片与系统、数据分析与大数据系统、认知心理学和神经科学、医学人工智能等相关方向建设。鼓励高校、科研院所与企业等机构合作开展人工智能学科建设。推动人工智能向更多学科渗透融合,支持人工智能与数学、计算机科学、物理学、生物学、心理学、社会学、法学、医学等学科专业交叉融合,逐步形成学科优势特色。支持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未来技术学院、先进技术研究院、微电子学院和网络空间安全学院,合肥工业大学人工智能学院、微电子学院,安徽大学未来学院、人工智能学院和集成电路先进材料与技术产教研融合研究院建设;支持安徽理工大学等高校人工智能学院建设。加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类脑智能技术及应用国家工程实验室、合肥工业大学大数据知识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安徽工程大学高端装备先进感知与智能控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安徽大学计算智能与信号处理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安徽医科大学脑科学研究院等高端平台建设,围绕人工智能领域基础理论、关键共性(核心)技术和公共支撑平台等方面需求,布局一批国家级、省部级创新平台。  

(二)加快人工智能本科专业优化调整步伐。支持省内高水平大学结合办学定位和办学优势,针对性地新设一批人工智能相关专业,力争到2025年省内高校新增人工智能、智能科学与技术、机器人工程等直接相关专业20个。加强现有专业建设,将人工智能、智能科学与技术、机器人工程等人工智能领域核心专业纳入安徽急需紧缺人才培养重点支持学科专业清单,实行动态管理、定期调整,在人才培养、产教融合等方面予以优先支持。深化人工智能与信息科学、医学、农学等相关学科专业的交叉融合,推进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支持传统优势专业向人工智能学科方向调整,引导高校主动加强急需紧缺人才培养。  

(三)广泛布局人工智能领域相关高职专业。围绕智能制造、智能家居、智能交通、物流行业等领域,加快人工智能技术专业布局,重点支持新设电子信息类、计算机类相关专业,到2025年省内高职院校新增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大数据技术等人工智能直接相关高职专业15个。加强以人工智能为核心的专业群建设,进一步优化专业课程体系,打造理论教学与实训教学相融合的智慧教育平台,强化人工智能实习实训,形成“人工智能+X”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新模式。改造一批人工智能相关专业,调整一批社会需求量少、就业率低的专业,形成“人工智能+X”复合专业。  

三、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一)科教融合培育高水平研究型人才。创新科教结合、产教融合、协同育人的人才培养模式,支持省内“双一流”高校建设国家人工智能产教融合创新平台。依托安徽省高校协同创新联盟,强化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人工智能研究院、省内高校和科研院所协同互动,共建人才联合培养基地,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强化问题导向的培养机制,鼓励以科研攻关任务作为研究生科研课题的主要来源和培养载体,聚焦新一代人工智能基础理论算法、关键技术和核心应用,提高研究生将不同学科理论与方法、科学前沿与产业实践进行整合再创新的能力。依托安徽省研究生教育联盟,开展省内高校研究生共培共育,实行学分互认、教师互聘、课程互选、学生交流和短期访学等措施。探索建设省属高校人工智能共享计算平台,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支持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先进技术研究院、合肥工业大学、安徽大学等与头部企业深度融合,实施“订单式”培养专业博硕士研究生等高端人才,积极推行专业学位研究生入学即进项目、进团队、进企业。完善专业博士培养标准,鼓励企业向专业博士研究生开放课程、数据、案例、工具和实训平台,培育适应安徽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的高水平研究型人才。  

(二)产教融合推进应用型人才培养。强化本科教育基础地位,加快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2.0”,在有条件的省属高校中率先建成一批人工智能一流本科专业。面向人工智能、机器人工程、智能科学与技术等新专业,打造核心知识体系,每个新专业重点建设5门左右地位突出、内容新颖、理念先进、难度较高、特色鲜明的专业核心课程,从中培育一批国家级、省级一流课程。深化产教融合,从科研成果及其应用中提炼优质教学资源,建设一批配套精品教材,构筑理实一体、教材精良的专业核心课程体系。积极开展“新工科”研究与实践,加快人工智能与计算机科学、控制科学、材料科学、物理学等学科专业教育的交叉融合,探索“人工智能+X”的人才培养模式。支持高校引入优质企业资源,合作建设面向重点行业应用的人工智能开放创新平台、应用场景平台、技术研发中心和实训基地,共建一批现代产业学院,共建合肥人工智能工程师学院,合作开设应用型人才“订单班”,构筑集培养、培训和创新于一体的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鼓励企业参与制定专业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鼓励学生围绕企业实际需求开展创新创业实践。  

(三)校企合作强化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围绕人工智能产业快速发展带来的就业结构、就业方式新变化,以及新型职业和工作岗位对技能的新需求,结合各校特色场景,实现“一校一场景”“一校多场景”,创新开展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推进专业结构与产业布局有效衔接。在现有人工智能技术“1+X”证书考核基础之上,构建适应安徽人工智能产业发展需求的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培训体系。统筹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人工智能研究院、应用型高校、高职院校和头部企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合作,搭建开放性、共享型“技术基础+专业培养+职业方向”的三维度递进式人工智能学习平台,适应多层次、各阶段的学习与培训需求。支持头部企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面向职业院校(含技工院校)采取“订单式”培养,快速解决人工智能产业技术技能人才短期缺口的问题。同时,面向其他社会群体开展人工智能相关技术技能培训,满足技术技能人才技能提升和可持续发展需求。依托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人工智能研究院等,开展多层级、持续性人工智能技术技能培训。  

四、保障措施  

(一)组织领导。建立人工智能产业人才培养工作联席制度,由省政府领导牵头,省发展改革委、省教育厅、省科技厅、省经济和信息化厅、省财政厅、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省农业农村厅共同参与,定期研究、协商解决推进人工智能产业人才培养工作中的困难与问题。  

(二)经费支持。统筹政府和市场多渠道资金投入,积极争取国家研发计划、重点项目和创新平台相关资金支持。加大对人工智能产业人才培养支持力度。将人工智能领域相关职业(工种)纳入政府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范围,面向应用型本科、高职院校、技工院校毕业季学生以及其他社会群体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并按规定给予培训补贴。  

(三)师资建设。统筹利用各类资源,主动加强与国内外知名大学、头部公司合作,加快引进海内外人工智能领域高端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依规予以支持。立足学校现有学科专业团队,培育组建方向聚焦、结构合理、分工明确的高水平创新团队。加大对青年教师的稳定支持力度。持续推进“省属高校AI师资能力提升计划”,重点加强急需紧缺专业人才中长期培训。建立人工智能领域产学融合发展联盟,打造人工智能“师资共同体”,形成产学研协同培养人才队伍的长效机制。建立并完善企业导师制。推动高校教师与行业人才双向交流机制,以双聘等灵活聘用方式吸引企业和科研院所优秀人才到高校开展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统筹利用各类资源,为人才流动和创新创业提供良好条件。制订并落实人工智能人才引进和培训年度计划。  

(四)政策倾斜。对“双一流”高校和高水平大学在人工智能学科专业建设、人才培养规模、科技创新等方面给予政策支持和适度倾斜。对符合条件的人工智能领域平台依规纳入“一室一中心”、安徽省重点实验室和安徽省工程研究中心支持范围。支持具备条件的高校自主设置人工智能学科,对符合条件的学科依规纳入安徽省高峰学科建设计划。增加高校人工智能相关专业招生计划,给予专门招生指标倾斜;支持高校与科研院所扩大人工智能相关学科专业急需人才培养规模,依托“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控制科学与工程”等相关一级学科,单列“人工智能”硕士、博士研究生招生计划,自主培养。  


3 安徽高校服务新材料产业人才培养行动方案  

安徽省教育厅  安徽省发展改革委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新材料产业创新发展的重要部署,着力推动我省高校构建分层分类、布局合理的新材料人才培养体系,服务支撑新材料产业发展,特制定如下行动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聚焦打造“3+2+N”的新材料产业体系和我省对研究型、应用型和技术技能型各类人才的迫切需求,进一步深化科教融合、产教融合,创新人才培养机制,为新材料产业发展提供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  

(二)基本原则  

需求导向、服务发展。聚焦新材料产业发展战略需求,以打造硅基新材料、先进化工材料、先进金属材料、高性能纤维及复合材料、生物医用材料五大千亿级产业集群为导向,推动新材料相关学科专业的赋能改造,促进人才培养、学科建设和产业融合发展。  

优化结构、特色发展。建立健全新材料产业相关学科专业人才需求预警机制、结构优化调整机制以及科学合理的人才评价机制,服务新材料产业布局和重点发展领域。深化新材料与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的交叉融合,找准学科生长点、交叉点和聚合点,把握新材料人才培养规律,分层分类培养研究型、应用型和技术技能型人才,形成具有我省特色的新材料产业人才培养体系。  

创新引领、协同发展。准确把握新材料发展新态势,把创新引领摆在高校新材料学科专业发展的核心位置,实施新材料紧缺专业优秀人才培育计划,支持组建交叉创新团队,强化青年教师培养。深化产教融合,促进高校与新材料领域头部企业和地方政府联合培养人才,构建自主创新与人才培养共同体。  

(三)总体目标  

2025年,高校服务新材料产业发展的学科专业结构持续优化,新材料领域科技创新能力和人才培养质量显著提升,取得一批具有重要影响的科技创新成果,为我省新材料产业提供科技支撑和人才保障。  

2035年,高校成为建设新材料创新中心的核心力量和引领新材料发展的前沿,一批理论研究、创新技术与应用示范达到全国领先水平,学科专业布局形成科学合理的动态调整机制,有效支撑我省新材料产业的技术创新和转型升级,实现先进基础材料高端化和关键战略材料规模化。  

二、合理规划学科专业布局  

(一)完善新材料领域学科布局。支持双一流和高水平大学加强新材料相关学科建设。鼓励高校、科研院所与企业等机构开展合作,推动新材料向更多学科渗透融合,支持新材料与电子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物理学、生物学、医学等学科专业交叉融合,找准学科“生长点”“交叉点”“聚合点”,结合我省重点发展的五大新材料产业集群方向,形成学科优势特色。在已有的合肥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研究中心、浮法玻璃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有机金属与加工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安徽大学杂化材料结构与功能调控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军民融合先进材料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等高端技术研发平台基础上,围绕新材料领域基础理论、核心关键共性技术和公共支撑平台等方面需求,合理布局创建新材料研究院,争创硅基新材料、先进储能材料等一批国家级、省部级创新平台,构建新材料产业创新服务体系,实现新材料领域重大原创性技术突破,推进我省新材料产业特色化、高端化发展。  

(二)加快新材料本科专业调整和建设步伐。以省内高校为主体,结合各高校材料类专业产生与发展的历史、专业方向,深入剖析各专业的社会需求及专业面向的逻辑耦合度,动态调整高校相关专业。以新材料产业发展为动力和落脚点,加强现有契合新材料产业需求的复合材料与工程、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高分子材料与工程等相关本科专业建设。增设功能材料、纳米材料与技术等新材料产业急需但尚未设置的专业。调整原有的不符合新材料专业需求方向的专业,实行总量动态管理、定期调整。深化新材料与环境科学、信息科学、医学等相关学科的交叉融合,推进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建设,聚焦新材料产业发展,支持传统优势专业向复合化、功能化方向转型。  

(三)广泛布局新材料领域相关高职专业。重点新增一批高分子材料智能制造技术、复合材料智能制造技术、储能材料技术、光伏材料制备技术、硅材料制备技术等我省特色产业集群亟需的相关专业,满足新材料产业技术技能型人才需求。  

三、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一)科教融合,培育高水平研究型人才。创新科教融合、产教融合、协同育人的人才培养模式,支持省内“双一流”高校建设国家新材料产教融合创新平台。依托省高校协同创新联盟,加强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与省内高校和科研院所协同互动,鼓励以科研攻关任务作为研究生科研课题的主要来源和培养载体,聚焦新材料基础理论、关键技术和核心应用,进一步扩大专业学位硕博士研究生的培养规模,完善专业博士硕士研究生培养标准,实施双导师制,培养适应我省新材料产业发展、具有工程实践经验的高水平研究型人才。  

(二)产教融合,探索应用型人才培养新模式  

以促进新材料产业发展为动力,以“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2.0”为抓手,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以产教融合为突破口,提升应用型人才的实践能力。进一步提高应用型本科高校“双师双能”型教师比例,加强高校与企业共建实践平台、应用场景平台、技术研发中心和产业学院。积极开展“新工科”研究与实践,加快新材料与生命科学、控制科学、环境科学等学科专业的交叉融合,探索适应新材料产业发展的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新模式,增强专业岗位人才与产业需求的匹配度。  

(三)校企合作,强化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  

采取产学研用、“订单式”培养、“双元制”工学结合、工学交替等多种方式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鼓励和引导企业为高校提供课程培训与专业实习支持,鼓励企业积极参与高校的课程建设与改革。利用高校的人才资源优势,大力培养“双师型”“复合型”教师,鼓励高校与区域多方位合作,加强高校与企业的研发合作。  

加强企业员工职业技能培训,支持高校与新材料产业相关企业积极合作,将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相结合,开展多类型、多规格、多形式的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提升企业员工职业素质和专业技能,为企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面向其他社会群体开展新材料相关技术技能培训,满足技术技能型人才技能提升和可持续发展需求。  

四、引育结合多措并举,强化师资队伍建设  

加强对外交流合作,加快引进海内外新材料领域高端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加大对人才引进的经费保障和配套支持力度。强化多学科交叉的人才资源整合,培育组建方向聚焦、结构合理、分工明确的高水平创新团队。整合多方力量,建设新材料专业师资队伍,建立新材料领域产学融合发展联盟,积极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促进区域高端人才资源聚集共享,形成产学研协同培养人才队伍的长效机制。推动高校教师与行业人才双向交流机制,以双聘等灵活聘用方式吸引企业和科研院所优秀人才到高校开展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统筹利用各类资源,为人才流动和创新创业提供良好条件;制订并落实新材料产业工科(双能双师型)人才引进和工程实践培训年度计划,加强高校教师工程实践背景提升。  

五、保障措施  

(一)组织领导,机制保障。建立新材料产业人才培养工作联席制度,由省政府领导牵头,省发展改革委、省教育厅、省科技厅、省经济和信息化厅、省财政厅、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省农业农村厅共同参与,定期研究、协商解决推进新材料产业人才培养工作中的困难与问题。  

(二)科学规划、政策倾斜。从服务我省新材料产业发展的大局出发,科学规划新材料产业相关人才培养的层次、类型、专业,大范围、全方位地培养新材料产业发展所需的各类人才。对“双一流”高校和高水平大学在新材料产业相关学科建设、科技创新等方面给予政策支持和适度倾斜。围绕产业聚集地合理调控省内各地高校新材料相关专业招生计划,给予专门招生指标倾斜;支持高校与科研院所围绕产业聚集地扩大新材料急需人才培养规模。  

(三)搭建平台、经费支持。统筹政府和市场多渠道资金投入,积极争取国家研发计划、重点项目和创新平台相关资金支持。加大对新材料产业人才培养支持力度,培养新材料领域急需人才。将新材料领域相关职业(工种)纳入政府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范围,面向应用型本科、高职院校、技工院校毕业季学生以及其他社会群体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并按规定给予培训补贴。  


4 安徽高校服务新能源和节能环保产业人才培养行动方案  

安徽省教育厅  安徽省生态环境厅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要求,服务新能源和节能环保产业发展,结合我省高校实际,制定如下工作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碳达峰、碳中和”为引领,抢抓新能源和节能环保产业发展新机遇,打造新能源和节能环保产业科技创新高地,聚焦新能源和节能环保产业发展对专业技术人才的迫切需求,深化科教融合、产教融合,创新人才培养体系,为新能源和节能环保产业发展提供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  

(二)基本原则  

需求导向、政策牵引。以新能源和环保产业政策为牵引,聚焦产业发展战略需求,推动新能源和节能环保技术创新,促进和加快人才培养、学科建设和科学研究融合发展,加快构建新能源和节能环保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发挥政府引导作用,以政策扶持和要素供应为保障,优化新能源和节能环保学科专业发展环境,着力推进产学研合作,推动新能源和节能环保技术创新发展。  

创新引领、交叉融合。精确把握新能源和节能环保产业与技术的创新发展新态势,整合省内优势科技资源,激发高校科研活力和创新潜力,加快“政用产学研金”深度融合的能源和节能环保重大平台建设,提升原始创新能力,推动新能源和环保学科创新发展。强化产教融合,科教融合,积极促进高校与行业骨干企业、产业化基地和地方政府联合培养人才,构建自主创新与人才培养共同体。  

动态调整、特色发展。建立健全新能源和节能环保相关学科专业优化调整机制、人才需求预警机制和科学合理的评价机制,整合学科资源,优化结构布局。优先发展新能源科学与工程、环保设备工程等新工科专业,并对传统能源与环保类专业进行改造,寻求新的学科专业增长点。结合我省新能源和节能环保产业的特色及重点领域,形成具有我省特色的新能源和节能环保产业人才培养体系。  

分类培养、多元投入。聚焦我省新能源和节能环保产业发展对不同类型人才的需求,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优化人才培养体系,分类培养研究型、应用型和技术技能型人才,不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强化政府的宏观引领和综合协调主导作用,鼓励高校与市场等多元主体合作,引导企业投入经费或共建产业学院,鼓励高校多渠道争取学科专业建设经费,建立多元投入机制助力专业发展新格局。  

(三)总体目标  

2025年,高校新能源和节能环保领域的高校科技创新体系和学科专业布局持续优化,科技创新能力和人才培养质量显著提升,一批理论研究、技术创新与应用示范成果达到国内领先水平,部分理论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2035年,形成先进合理的专业结构与人才培养体系,高校成为新能源与节能环保产业发展的智力与人才输出中心、技术创新中心的核心力量,并引领新能源和节能环保产业的发展。    

二、优化新能源和节能环保学科专业结构  

(一)优化新能源和节能环保领域学科布局。支持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合肥工业大学、安徽工业大学、安徽理工大学等高校在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材料科学与工程两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下自主增设新能源科学与工程或新能源材料博士点,新增资源与环境博士学位授权点,支持安徽工业大学新增环境科学与工程博士学位授权点。支持高校加强水污染控制及资源化、工业烟气治理及超低排放、固体废物资源化、高效节能锅炉、光伏电池系统、光/电制氢、储能材料等相关学科方向建设。鼓励各高校结合自身优势,形成特色鲜明的新能源和节能环保学科方向。加强产学研合作,鼓励省内高校、科研院所与企业等合作开展新能源和节能环保学科建设。加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国科学院太阳能光热综合利用研究示范中心,合肥工业大学光伏系统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安徽工业大学生物膜法水质净化及利用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冶金减排与资源综合利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等高端平台建设,加强相关高校与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能源研究院和环境研究院的合作,共同围绕新能源和节能环保领域基础理论、核心关键技术和公共支撑平台等方面需求开展研究,建设一批国家级、省部级创新平台。  

(二)加快本科专业优化调整步伐。支持高校布局新能源科学与工程、环保设备工程等专业,并纳入我省急需紧缺人才培养重点支持专业清单,实行动态管理、定期调整,在人才培养、产教融合等方面予以优先支持。深化节能环保与人工智能、信息科学等相关学科专业的交叉融合,推进新工科建设,支持能源与动力工程、环境工程、建筑环境与能源工程专业建设和提升改造。支持高校聚焦新能源和节能环保产业发展,引导高校主动加强急需紧缺人才培养力度,优化调整一批就业率低、社会需求量少的专业。  

(三)广泛布局新能源与节能环保领域相关高职专业。支持高职院校重点增设光伏工程技术、风力发电工程技术、氢能技术应用、工业节能技术、新能源材料应用技术、生态保护技术、环境工程技术、太阳能光热技术与应用、发电运行技术、节电技术与管理、新能源装备技术、建筑智能化工程技术等专业,打造新能源和节能环保两大专业群。深入推进“1+X”证书制度试点,提高新能源和节能环保相关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行业企业认可度。改造传统的节能环保类高职专业,优化调整一批社会需求量少,就业率低的专业。  

三、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一)科教融合培育高水平研究型人才。创新科教融合、产教融合、产学研协同育人的人才培养模式,支持省内“双一流”高校及安徽工业大学、安徽理工大学等院校与科研院所、企业共建省级及以上新能源和节能环保创新平台。依托省高校协同创新联盟,强化省内高校与科研院所、企业等协同互动,共建新能源和节能环保高端人才联合培养基地。鼓励以科研攻关任务作为研究生科研课题的主要来源和培养载体,聚焦面向未来的新能源领域和面向碳中和目标的节能环保领域基础理论、关键技术和核心应用。支持省内高校与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能源研究院和环境研究院共建科研共享平台和高端人才培养基地。支持高校与新能源和节能环保领域头部企业深度融合,共同开展博士、硕士等高端人才培养。鼓励企业参与制定研究生培养方案并开放科研平台、实训平台,共同培养适应新能源和节能环保产业发展需求的高水平研究型人才。  

(二)产教融合推进应用型人才培养。坚持面向产业需求,突出产教融合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扎实推进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2.0”。坚持以学生为中心、面向产出的人才培养模式,开展一流专业建设工作,提高国家级和省级一流专业的示范引领作用。加强与新能源和节能环保领域头部行业企业深度合作,支持企业参与人才培养方案制订并参与教学,探索“双元制”人才培养,共建现代产业学院,合作开设新能源和节能环保行业应用型人才“订单班”。创新课程体系,对传统专业课程体系进行优化升级,适应新能源和节能环保产业发展新趋势下对人才的新要求。加强省内外及境内外的合作交流,学习长三角、珠三角等发达区域及德国等发达国家的办学经验与教学模式。  

(三)校企合作强化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进一步优化新能源和节能环保专业课程体系,打造融合理论教学与实训教学的智慧教育平台,围绕技术攻关,推动职业教育公共教学资源和实训资源共建共享。建立新能源与节能环保产业人才数据平台,发布产业人才需求报告,促进职业教育和产业人才需求精准对接,健全以企业为重要主导、高职院校为重要支撑、产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为中心任务的校企合作创新机制。高职院校根据自身特点主动与具备条件的新能源和节能环保企业在人才培养培训、技术创新、创业就业、社会服务等方面开展合作,依托头部企业建设职教集团,推行现代学徒制和企业新型学徒制。培育新能源与节能环保行业产教融合型企业,鼓励企业利用资本、技术、设施、设备和管理等要素参与校企合作,建立覆盖主要新能源和节能环保专业领域的教师企业实践流动站。  

四、保障措施  

(一)组织领导。建立新能源和节能环保产业人才培养工作联席制度,由省政府领导牵头,省发展改革委、省教育厅、省科技厅、省经济和信息化厅、省财政厅、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省农业农村厅共同参与,定期研究、协商解决新能源和节能环保产业人才培养工作中的困难与问题。  

(二)经费支持。统筹政府和市场多渠道资金投入,积极争取国家研发计划、重点项目和创新平台相关资金支持。加大对新能源与节能环保产业人才培养支持力度,培养新能源与节能环保领域急需人才。将新能源与节能环保领域相关职业(工种)纳入政府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范围,面向应用型本科、高职院校、技工院校毕业季学生以及其他社会群体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并按规定给予培训补贴。  

(三)师资建设。引进和培养一批学科带头人和优秀中青年学术骨干,培育组建方向聚焦、结构合理、分工明确的高水平创新团队,形成支撑新能源与节能环保产业提升的学术梯队。培育一批科研创新团队。倡导和支持“双师双能”型教师的培养模式,推动高校教师到知名新能源与节能环保企业进行工程化培养,引导教师提升专业应用性技能。推动高校教师与新能源与节能环保行业人才双向交流机制,以双聘等灵活聘用方式吸引企业和科研院所优秀人才到高校开展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鼓励教师去企业挂职,统筹利用各类资源,为人才流动和创新创业提供良好条件。  

(四)政策倾斜。优先支持相关高校加强新能源和节能环保专业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科技创新等,重点支持国家级一流专业点和通过工程专业认证专业建设。支持高校适当扩大新能源和节能环保急需人才培养规模,自主设置新能源二级学科和申报环境学科博士点,并将环境科学与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学科优先纳入省高峰学科建设计划,将新能源与节能环保领域高端人才优先纳入省级各类人才计划。鼓励高校、企业与科研机构等共同建设新能源和节能环保领域产业(技术)联盟、行业协会、科技创新平台、开源和共性技术平台,支持新能源和节能环保领域科研平台进入省“一室一中心”、重点实验室和工程研究中心序列。  


5 安徽高校服务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产业人才培养行动方案  

安徽省教育厅  安徽省发展改革委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发展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产业的重要部署,着力推动我省高校构建高水平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人才培养体系,结合我省高校实际,特制定如下工作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发展方向,围绕我省建设全国新能源汽车之都对各类人才的迫切需求,进一步深化科教融合、产教融合,完善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人才创新培养体系,为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提供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  

(二)基本原则  

需求牵引,创新发展。加快构建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培养研究型、应用型和技术技能型人才,解决人才紧缺问题。以产业需求为导向,推动电气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等与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相关学科的融合创新发展。  

紧扣前沿,服务地方。把握全球“双碳”产业的发展趋势,突出抓好技术创新、产品创新、管理创新、体制机制创新,强化产教融合,促进高校与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领域骨干企业、产业化基地和地方政府联合培养人才,构建自主创新与人才培养共同体。  

精准培养、多元投入。聚焦我省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对人才类型的需求,把握人才培养规律,学用结合,强化实践,分类培养研究型、应用型和技术技能型人才。充分发挥政府财政投入、政策支持的积极引导作用和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鼓励行业企业和社会加大投入,形成各类资本合力支持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相关学科专业发展的新格局。  

(三)总体目标  

2025年,高校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发展的科技创新体系和学科专业布局持续优化,科技创新能力和人才培养质量显著提升。部署一批与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链契合度高的学科专业,取得一批具有重要影响的科技创新成果,成为引领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发展的人才高地,为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产业提供科技支撑和人才保障。  

2035年,高校成为建设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之都的核心力量,一批理论研究、创新技术与应用示范达到全国领先水平,有效支撑我省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产业转型升级。  

二、优化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学科专业结构  

(一)完善新能源汽车与智能网联汽车领域学科布局。支持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合肥工业大学、安徽大学及省内高水平大学的新能源汽车与智能网联汽车相关的电气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机械工程等学科发展,鼓励高校在相关博士和硕士学位授权点设置与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相关的二级学科方向。支持高校加强新能源汽车与智能网联汽车基础理论、电驱动技术、数字孪生、智能网联、知识处理与挖掘、数据分析与大数据系统等相关方向建设,支持新能源汽车与智能网联汽车相关学科专业交叉融合,逐步形成学科优势特色。加强合肥工业大学汽车技术与装备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安徽大学高节能电机及控制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计算智能与信号处理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等高端平台建设。围绕新能源汽车与智能网联汽车领域基础理论、关键共性(核心)技术和公共支撑平台等方面需求,布局一批国家级、省部级创新平台。  

(二)加快新能源汽车与智能网联汽车相关本科专业调整步伐。支持省内高水平大学结合办学定位和办学优势,针对性地新设智慧交通、新能源汽车工程、智能车辆工程和网络空间安全等服务新能源汽车与智能网联汽车产业相关新工科专业。加强现有专业建设,将车辆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物联网工程、电气工程、自动化等核心专业纳入我省急需紧缺人才培养重点支持学科专业清单,实行动态管理、定期调整。深化车辆工程与人工智能、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物联网工程等相关专业的交叉融合,支持传统优势专业升级改造。支持高校优化调整一批就业率低、社会需求量少的专业,引导高校主动加强急需紧缺人才培养。  

(三)优化新能源汽车与智能网联汽车相关高职专业布局。根据新能源汽车与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特点、方向与需求,优化调整专业结构,细化专业设置,逐步形成“产业+专业+创新创业+就业”四业联动的专业动态调整机制。加快设置智能交通技术、智能工程机械运用技术、新能源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汽车电子技术和智能网联汽车技术等一批服务新能源汽车与智能网联汽车技术专业。针对产业发展特点、方向与需求,淘汰部分不适应专业,开设紧密相关专业。  

三、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一)科教融合培育高水平研究型人才。创新科教融合、产教融合、协同育人的人才培养模式,依托省内高水平大学、科研院所和头部企业,支持建设新能源汽车与智能网联汽车研究院。依托省研究生教育联盟,开展学分互认、教师互聘、课程互选、学生交流和短期访学等工作,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支持高校与头部企业深度融合、协同互动,共建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实施“订单式”培养博硕士研究生等高端人才。积极推行专业学位研究生入学即进项目、进团队、进企业,强化问题导向的培养机制,鼓励以科研攻关任务作为研究生科研课题的主要来源和培养载体,聚焦新一代新能源汽车与智能网联汽车基础理论、关键技术和核心应用,提高研究生将不同学科理论与方法、科学前沿与产业实践进行整合再创新的能力。鼓励专业学位型博士和硕士研究生参与企业产品研发。完善专业博士硕士研究生培养标准,鼓励企业向专业博士硕士研究生开放课程、数据、案例、工具和实训平台,培育适应新能源汽车与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的高水平研究型人才。  

(二)产教融合推进应用型人才培养。强化本科教育基础地位,加快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2.0”,在有条件的省属高校中率先建成一批新能源汽车与智能网联汽车相关的一流本科专业。积极开展“新工科”研究与实践,加快新能源汽车与计算机科学、电气工程、控制科学、人工智能、物联网等学科专业教育的交叉融合。支持高校引入优质企业资源,合作建设面向重点行业应用的新能源汽车与智能网联汽车开放创新平台、技术研发中心和实训基地,共建一批现代产业学院,合作开设应用型人才“订单班”。支持合肥学院大众产业学院建设,构筑集培养、培训和创新于一体的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鼓励企业参与制定本科生培养方案,鼓励学生围绕企业实际需求开展创新创业实践。  

(三)产教融合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组建省新能源汽车与智能网联汽车产业职业教育发展联盟。聚焦新能源汽车与智能网联汽车相关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重组、修订、完善知识、能力和素质规格,修订人才培养方案,构建新型融合培养机制,创新职业院校“二级院系+产业”、“专业+企业”、“入学+就业”模式,建立“产业+专业+企业+就业”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体系,实现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与产业发展同向同行。探索“双元”教育模式,支持合肥学院及有关职业院校与大众汽车(安徽)、蔚来先进制造基地等重点企业深度合作,创建多种形式的企业技术学院,实现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精准结合;开展新型学徒制订单培养试点,鼓励院校根据企业岗位需求,按照“校企双制、工学一体”模式,实行联合培养。创新“岗课赛证”融通人才培养机制,推动专业课程与产业岗位技术技能标准、技术技能竞赛和技术技能证书等对接融合,支持企业优秀高技能技术人才在院校建立技能大师工作室等,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整合企业、院校优势,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搭建“理论知识+实践技能+VR情景”一体的、开放的、共享的虚拟仿真教学资源平台,满足不同层次、不同阶段的技术技能型人才学习培训培养需求。发挥院校为产业、企业等提供社会培训服务功能。  

四、保障措施  

(一)组织领导。建立新能源汽车与智能网联汽车产业人才培养工作联席制度,由省政府领导牵头,省发展改革委、省教育厅、省科技厅、省经济和信息化厅、省财政厅、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省农业农村厅共同参与,定期研究、协商解决推进新能源汽车与智能网联汽车产业人才培养工作中的困难与问题。  

(二)经费支持。统筹政府和市场多渠道资金投入,积极争取国家研发计划、重点项目和创新平台相关资金支持。加大对新能源汽车与智能网联汽车产业人才培养支持力度,培养新能源汽车与智能网联汽车急需人才。将新能源汽车与智能网联汽车相关职业(工种)纳入政府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范围,面向应用型本科、高职院校、技工院校毕业季学生以及其他社会群体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并按规定给予培训补贴。  

(三)师资建设。统筹利用各类资源,主动加强与国内外知名大学、头部公司合作,加快引进海内外新能源汽车与智能网联汽车领域高端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加大对人才引进的经费保障和配套支持力度。加大对青年教师的稳定支持力度,重点加强急需紧缺专业人才中长期培训。多渠道提升省内应用型本科和高职院校的师资水平,提高应用型本科和高职院校密切相关专业教师“博士化”率,建立应用型本科和高职院校教师到省内高水平大学和头部企业研发部门进行访学的机制和保障措施。建立新能源汽车与智能网联汽车领域产学融合发展联盟,打造新能源汽车与智能网联汽车“师资共同体”,形成产学研协同培养人才队伍的长效机制。推动高校教师与行业人才双向交流机制,鼓励头部企业高端研发人才“双聘”到高校,参与科学研究和学生的培养工作。统筹利用各类资源,为人才流动和创新创业提供良好条件。  

(四)政策倾斜。对“双一流”高校和高水平大学在新能源汽车与智能网联汽车相关专业学科建设、团队建设、人才培养、科技创新等方面给予政策支持。在省创新团队、人才项目和学术带头人等评定中予以适度倾斜。优先支持新能源汽车与智能网联汽车领域相关平台进入省实验室、重点实验室和工程研究中心序列。支持具备条件的高校自主设置新能源汽车工程相关学科,并优先纳入高峰学科建设计划。支持高校与科研院所扩大新能源汽车与智能网联汽车急需人才培养规模,依托“电气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机械工程”“信息与通信工程”等相关一级学科,单列相关学科硕士、博士研究生招生计划,自主培养。  


6 安徽高校服务高端装备制造产业人才培养行动方案  

安徽省教育厅  安徽省经济和信息化厅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发展高端装备制造产业的战略部署,着力推动我省高校构建高水平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多层次人才培养体系,深化产教融合,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加快培养服务支撑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发展的多层次人才,特制定如下工作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以制造业转型升级为主线,以应用驱动为第一动力,以制造业迈向中高端为方向,以高端装备制造为切入点,打造高端装备制造产业科技创新高地,聚焦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发展对各类层次人才的迫切需求,进一步深化科教融合、产教融合,构建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多层次人才创新培养体系,为我省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发展提供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  

(二)基本原则  

需求导向、应用驱动。聚焦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发展对各类人才的迫切需求,加快构建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多层次人才培养体系,培养研究型、应用型和技术技能型多层次人才,力求解决高端装备制造产业人才紧缺问题。以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应用为驱动,推动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对相关学科的辐射赋能,促进人才培养、学科建设和科学研究融合协同发展,形成高端装备制造的高速发展新模式。  

创新引领、跨界融合。准确把握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发展新态势,把创新引领摆在高校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发展的核心位置,打造“政府主导、学校主体、企业参与”的产教融合平台,促进高校与高端装备制造领域骨干企业、产业化基地和地方政府联合培养人才,构建自主创新与人才培养共同体。  

动态调整、特色发展。建立健全高端装备制造相关学科专业优化调整机制、人才需求预警机制和科学合理的评价机制。完善各类人才信息库,构建产业人才水平评价制度和信息发布平台。深化高端装备制造与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交叉融合,不断培育新的学科生长点和特色方向。面向我省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布局和重点发展领域,形成具有我省特色的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多层次人才培养体系。  

精准培养、多元投入。聚焦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发展对各类层次人才的需求,把握高端装备制造产业人才培养与成长规律,学用结合,强化实践,分类培养研究型、应用型和技术技能型人才。充分发挥政府财政投入、政策支持的积极引导作用和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鼓励高端装备制造行业企业和社会加大投入,形成各类资本合力支持高端装备制造相关学科专业发展的新格局。  

(三)总体目标  

2025年,高校学科专业布局持续优化,高端装备制造领域人才培养质量显著提升,打造引领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发展的人才高地,为我省高端装备制造产业提供人才保障。  

2035年,高校成为建设我省高端装备制造创新中心的核心力量和引领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发展的前沿,一批理论研究、创新技术与应用示范达到全国领先水平,有效支撑制造业转型升级、经济发展和智能社会建设。  

二、优化高端装备制造学科专业结构  

(一)完善高端装备制造领域学科布局。支持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合肥工业大学、安徽工业大学和安徽理工大学等高校以机械工程学科为基础,仪器科学与工程、电气工程及控制科学与工程等学科为支撑,推动智能装备、智能制造与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交叉学科的深度融合;重点支持高校加强智能装备及机电液控制、智能机器人及成套装备、高档数控机床、新能源汽车与智能网联汽车、设备服役健康智能监测与检测、摩擦学及摩擦学设计、装备智能再制造与绿色制造、制造过程智能监测与控制等相关学科方向建设。鼓励高校、科研院所与头部企业等合作开展高端装备制造学科建设。推动高端装备制造向更多学科渗透融合,支持高端装备制造与数学、计算机科学、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等学科交叉融合,逐步形成学科优势特色。支持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合肥工业大学、安徽工业大学和安徽理工大学等高校的高端装备制造学科方向和学科平台建设,加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先进技术研究院、合肥工业大学汽车技术与装备国家地方联合工程中心、安徽工业大学特殊服役环境的智能装备制造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安徽理工大学教育部矿山智能技术与装备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等国家级高端平台建设,围绕高端装备制造领域基础理论、核心关键共性技术和公共支撑平台等方面需求,布局建设一批国家级、省部级创新平台。  

(二)加快高端装备制造领域本科专业调整步伐。支持省内高水平大学结合办学定位和学科优势,针对性地新设一批与高端装备制造相关专业。加强现有高端装备制造领域核心专业的建设,将机器人工程、智能制造工程等高端装备制造领域核心学科纳入我省急需紧缺人才培养重点支持学科专业清单,支持应用型本科高校联盟高校间跨学科、跨专业培养高端装备制造人才。支持高端装备制造传统优势专业智能化升级改造,深入推进智能制造促进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在产品生产全过程和全产业链的综合集成应用。支持高校以区域经济发展的人才需求为导向,自主调整一批就业率低、社会需求量少的专业,引导高校主动加强对急需紧缺人才的培养力度。      

(三)广泛布局高端装备制造领域相关高职专业。适应制造业转型升级需求,加快高端装备制造领域的专业布局。新设涉及智能制造、新能源汽车、航空航天、轨道交通等新型高端装备制造的高职专科专业。升级涉及机械设计制造类、机电设备类、自动化类等传统高职专科专业。调整社会需求量少,就业率低的专业。结合我省“十四五”高端装备制造领域要求和各校特点合理布局专业群及专业,打造一批以高端装备制造为核心的高水平特色专业群。加强专业内涵建设,进一步优化专业课程体系,提升专业教学团队的创新能力,打造一批高端装备制造领域的教育教学创新团队。加强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强化高端装备制造实习实训,打造融合理论教学与实训教学的智慧教育平台,形成产教深度融合、校企协同育人的高端装备制造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新模式。打造一批高端装备制造领域的精品课程和产教融合实训基地。  

三、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一)科教融合培育高水平研究型人才。创新科教融合、产教融合的协同育人培养模式。依托我省高校协同创新联盟,共建人才联合培养基地。强化问题导向的培养机制,鼓励以科研攻关任务作为研究生科研课题的主要来源和培养载体,聚焦高端装备制造领域基础理论、关键技术和核心应用,提高研究生将不同学科理论与方法、科学前沿与产业实践进行整合再创新的能力。依托我省研究生教育联盟,开展学分互认、教师互聘、课程互选、学生交流和短期访学等工作,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支持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合肥工业大学、安徽工业大学、安徽理工大学等高校的高端装备制造类学科专业与头部企业深度融合,建设面向重点行业应用的高端装备制造创新平台、技术研发中心、技术创新中心和实践实训基地,共建一批现代产业学院,实施“订单式”培养专业博硕士研究生等高端人才。积极推行专业学位研究生入学即进项目、进团队、进企业。完善专业博士研究生培养标准。鼓励企业向专业学位研究生开放课程、数据、案例、工具和实训平台,培育适应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发展的高水平研究型人才。  

(二)产教融合推进应用型人才培养。强化本科教育基础地位,加快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2.0”,在有条件的省属高校中率先建成一批与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密切相关的一流本科专业。积极开展高端装备制造相关产业的“新工科”研究与实践,加快传统高端装备制造相关核心专业与新兴急需专业之间的有机交叉融合,鼓励高端装备制造领域相关的机械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仪器科学与工程、电气工程等学科专业的交叉融合,探索高端装备制造产业人才培养模式。紧扣高端装备制造应用型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通过产教融合,优化高端装备制造应用型人才培养与供给。支持高校引入优质企业资源,探索校企合作共建二级学院或产业学院,借鉴合肥学院与德国大陆集团、德国应用型高校开展的“双元制”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成功范例,组建由高校、地方、行业和用人单位参与的理事会和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积极推进校企共同制定培养方案、共同实施教学、共同开展研发,推进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构筑集培养、培训和创新于一体的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  

(三)校企合作强化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围绕社会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快速发展带来的就业结构、就业方式转变以及新型职业和工作岗位的技能需求,结合各校特色,创新开展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推进专业结构与产业布局有效衔接。创新“岗课赛证”融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推进高端装备制造技术“1+X”证书制度试点。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推进现代学徒制和订单式培养,与高端装备智能制造行业龙头企业共同定制人才培养方案、共同研究工艺标准、共建实验实训室、共同开展项目培训,实现产业、专业、创新创业、就业“四业融合”,全方位培养高端装备制造产业紧缺技术技能型人才。  

四、保障措施  

(一)组织领导。成立高端装备制造产业人才培养工作联席制度,由省政府领导牵头,省发展改革委、省教育厅、省科技厅、省经济和信息化厅、省财政厅、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省农业农村厅共同参与,定期研究、协商解决推进高端装备制造产业人才培养工作中的困难与问题。  

(二)经费支持。统筹政府和市场多渠道资金投入,积极争取国家研发计划、重点项目和创新平台相关资金支持。加大对高端装备制造产业人才培养支持力度,培养高端装备制造领域急需人才。将高端装备制造领域相关职业(工种)纳入政府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范围,面向应用型本科、高职院校、技工院校毕业季学生以及其他社会群体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并按规定给予培训补贴。  

(三)师资建设。统筹利用各类资源,主动加强与国内外知名大学、头部公司合作,加快引进海内外高端装备制造领域高端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加大对人才引进的经费保障和配套支持力度。立足学校现有学科专业团队,培育组建方向聚焦、结构合理、分工明确的高水平创新团队。加大对青年教师的稳定支持力度,重点加强急需紧缺专业人才中长期培训。建立高端装备制造领域产学融合发展联盟,打造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师资共同体”。推动高校教师与行业人才双向交流机制,以双聘等灵活聘用方式吸引企业和科研院所优秀人才到高校开展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制订并落实高端装备制造人才引进和培训年度计划。  

(四)政策倾斜。对高端装备制造相关专业学科建设、人才培养规模、科技创新等方面给予政策支持和适度倾斜。优先支持高端装备制造领域平台进入“一室一中心”、省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序列。支持具备条件的高校自主设置高端装备制造学科,并优先纳入省高峰学科建设计划。支持高校与科研院所扩大高端装备制造产业急需人才培养规模,依托“机械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仪器科学与工程”“电气工程”等相关一级学科,单列高端装备制造等相关专业的硕士、博士研究生招生计划,自主培养。  


7 安徽高校服务智能家电产业人才培养行动方案  

安徽省教育厅  安徽省经济和信息化厅  

为深入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智能家电产业发展的重要部署,深化“双招双引”,促进高质量发展,推动我省高校优化智能家电产业人才培养体系,加大智能家电产业发展的各类人才的培养力度,结合我省高校实际,特制定如下工作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抢抓家电行业升级发展重大战略机遇,围绕打造智能家电产业创新与集聚高地,紧扣我省智能家电产业发展对各类人才的迫切需求,进一步统筹规划学科专业发展,创新产业人才培养模式,深化科教融合、产教融合、多元协同,为我省智能家电产业发展提供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  

(二)基本原则  

需求导向、创新驱动。聚焦我省智能家电产业发展,针对产业人才需求特点,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解决智能家电产业各类人才紧缺问题。以助力智能家电产业科技创新为目标,推动智能家电相关学科专业(或方向)的产业化特色改造,提高服务产业发展能力。  

动态调整、特色发展。健全智能家电相关学科专业优化调整机制、人才需求预警机制和科学合理的评价机制。面向智能家电产业布局重点发展领域,深化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软件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等学科专业的交叉融合,形成具有区域产业特色的智能家电人才培养体系。  

精准培养、协同育人。聚焦我省智能家电产业发展对不同类型人才的需求,把握智能家电领域专业人才培养规律,强化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分类培养研究型、应用型和技术技能型人才。深化科教融合、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校际合作,形成多元协同、共同培养智能家电行业人才的新格局。  

(三)总体目标  

2025年,高校科技创新体系持续优化,人才培养质量和科技创新能力显著提升,在传统家电升级和新型智能家电开发方面取得一批具有重要影响的科技创新成果,成为引领行业发展的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高地。  

2035年,高校逐渐成为智能家电创新研究和技术开发的核心,支撑和引领新一代智能家电发展前沿,一批理论研究、创新技术与应用示范成果达到全国领先水平,有力支撑我省智能家电产业升级、数字化家庭建设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二、优化智能家电相关学科专业结构体系  

(一)统筹智能家电相关学科布局。根据智能家电产业发展需要,支持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合肥工业大学、安徽大学等自主设置智能家电相关的新型交叉学科。支持高校继续做大做强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软件工程等核心学科,注重将机器学习、计算机视觉与模式识别、自然语言处理、知识处理与挖掘、智能芯片与系统、数据分析与大数据系统等理论融入到智能家电领域。支持安徽工业大学、安徽工程大学、安徽理工大学等加强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气工程等相关支撑学科建设。支持设立省级智能家电技术研究院或工程研究中心。加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语音及语言信息处理国家工程实验室、多媒体计算与通信教育部—微软重点实验室,合肥工业大学大数据知识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安徽大学计算智能与信号处理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安徽工程大学高端装备先进感知与智能控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等高端学科研究平台建设,围绕智能家电领域,布局一批国家级、省部级创新平台(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中心等)。  

(二)加快推进智能家电相关本科专业转型发展。支持有条件的高校充分利用自身办学优势,有针对性地设置电子信息工程、自动化等智能家电相关专业。面向智能家电行业的人才需求,深入推进电子信息工程、自动化、通信工程、软件工程、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等相关传统工科专业升级改造。支持高校优化调整一批就业率低、社会需求量少的专业,引导高校主动加强急需紧缺人才培养。  

(三)着力布局智能家电相关高职专业。紧抓家电行业从“制造”向“制造+服务”的产业模式变革机遇,支持芜湖职业技术学院、合肥职业技术学院等具备条件的高职院校设置集成电路技术、物联网应用技术、虚拟现实技术应用、应用电子技术、智能产品开发与应用、电子信息工程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人工智能技术应用、智能互联网络技术、人工智能技术服务等专业。建设一批智能家电相关高职类专业群,改造一批智能家电相关专业,调整一批社会需求量少、就业率低的专业。  

三、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一)科教融合培育高水平研究型人才。创新科教融合、产教融合、协同育人的人才培养模式。省内高校、科研院所和行业企业协同互动,共建智能家电领域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强化问题导向的人才培养机制,鼓励以家电数字化、信息化和智能化技术攻关项目作为研究生科研课题的主要来源,聚焦人工智能、模式识别、人机协同等新一代智能家电相关的科学问题、关键技术和核心应用,提升研究生将不同学科理论与方法、科学前沿与产业实践进行融合再创新的能力。依托我省研究生教育联盟,开展学分互认、教师互聘、课程互选、学生交流和联合培养等工作。积极推行专业学位研究生入学即进项目、进团队、进企业。继续完善专业博士研究生培养标准。鼓励企业向专业博士研究生开放课程、数据、案例、工具和实训平台,培育高水平研究型人才。  

(二)产教融合推进应用型人才培养。加快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2.0”,支持智能家电相关专业优先建成国家级或省级一流本科专业。积极开展“新工科”研究与实践,加快智能家电与计算机科学、控制科学、集成电路、材料科学等领域学科专业的交叉融合。支持高校、企业集中优势资源,合作建设智能家电重点技术领域创新平台、技术研发中心和实训基地、现代产业学院,合作开设应用型人才“订单班”,构筑集培养、培训和创新于一体,多层次结构的人才培养体系。鼓励企业参与本科人才培养方案制定,鼓励学生围绕智能家电企业战略发展需要和产业生产实际需求开展创新创业实践,满足产业对高端技术型人才的需求。  

(三)多元协同强化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结合高职教育特点,引导行业企业深度参与智能家电人才培养培训,推动职业院校和行业企业形成人才培养共同体。总结推广现代学徒制和企业新型学徒制试点经验,校企共同研究制定智能家电人才培养方案,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及时将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纳入教学标准和教学内容。实施“学历证书+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培养模式,大力培养高职学生综合应用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创新能力和学习能力等通用能力,拓展学生就业创业本领,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四、保障措施  

(一)组织领导。成立智能家电产业人才培养领导小组,由省政府领导牵头,省发展改革委、省教育厅、省科技厅、省经济和信息化厅、省财政厅、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省农业农村厅共同参与,定期研究、协商解决推进智能家电产业人才培养工作中的困难与问题。  

(二)经费支持。统筹政府和市场多渠道资金投入,积极争取国家研发计划、重点项目和创新平台相关资金支持。加大对智能家电产业人才培养支持力度。将智能家电领域相关职业(工种)纳入政府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范围,面向应用型本科、高职院校、技工院校毕业季学生以及其他社会群体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并按规定给予培训补贴。  

(三)师资建设。统筹利用各类优势资源,加强与国内外知名大学、规模化企业合作,加快引进海内外智能家电领域高端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依规予以支持。支持各高校立足学校现有学科专业团队,强化多学科交叉的人才资源整合,培育组建方向聚焦、结构合理、分工明确的高水平创新团队。加大对青年教师的支持力度,重点加强急需紧缺专业人才中长期培训。成立智能家电领域产教融合发展联盟,打造智能家电“师资共同体”,形成产学研协同育人的长效机制。在企业设立教师工作站,推动高校教师与行业人才双向交流机制,以双聘等灵活聘用方式吸引企业和科研院所优秀人才到高校开展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统筹利用各类资源,为人才流动和创新创业提供良好条件。制订并落实智能家电人才引进和培训年度计划。  

(四)政策支持。对“双一流”高校和高水平高校在智能家电相关学科建设、人才培养规模、科技创新等方面给予政策支持和适度倾斜。对符合条件的智能家电领域平台依规纳入“一室一中心”、省重点实验室和工程研究中心支持范围。支持具备条件的高校自主设置智能家电相关学科,对符合条件的学科依规纳入省高峰学科建设计划。支持高校与科研院所扩大智能家电产业急需人才培养规模。  


8 安徽高校服务生命健康产业人才培养行动方案  

安徽省教育厅  安徽省卫生健康委  

为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发展生命健康产业的重要部署,深化“双招双引”、促进高质量发展,着力推动安徽高校构建高水平生命健康人才培养体系,加快培养服务支撑生命健康产业发展的人才,结合我省高校实际,特制定如下工作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紧抓生命健康产业发展重大战略机遇,以推动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精神和《“健康安徽 2030”规划纲要》落实为契机,以生命健康产业发展对高端人才迫切需求为导向,完善生命健康产业人才培养体系,为生命健康产业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支撑。  

(二)基本原则  

需求导向,特色培养。以我省生命健康产业发展对各类人才的需求为导向,加快实施“六卓越一拔尖”人才培养计划2.0,面向我省生命健康产业的重点发展领域,发挥高校学科专业优势,形成具有我省特色的生命健康产业人才培养体系。  

交叉融合、分类培养。优化生命健康产业相关学科专业结构,推进多学科深度交叉融合,提升生命健康领域科研创新能力。以服务生命健康产业为抓手,着力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建立研究型、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分类培养体系,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动态调整、创新发展。建立健全生命健康相关学科专业优化调整机制、人才需求预警机制和科学合理的评价机制。坚持推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在创新实践中发现人才、在创新活动中培育人才、在创新事业中凝聚人才,围绕产业链打造创新链,推动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  

(三)总体目标  

2025年,建成1至2所位居全国前列的高水平医科大学和一批国内领先的学科专业,形成与我省生命健康产业发展需求相适应的布局合理、服务社会发展能力明显增强的学科专业体系;人才培养数量和质量显著提升,取得一批具有重要影响的科技创新成果,促进生命健康产业融合度、协同性和科技竞争力进一步增强,为我省生命健康产业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撑。  

2035年,建成与我省生命健康产业发展相匹配的人才培养体系,助力我省成为国内领先的生命健康科创高地、生命健康产业制造高地、数字健康发展高地和优质健康服务高地。  

二、优化生命健康学科专业结构  

(一)完善生命健康领域学科布局。支持高校新设口腔医学、护理学、生物学等生命健康相关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进一步优化临床医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药学等高峰学科布局,发展生物医学工程、中西医结合等学科,加大麻醉、感染、重症、儿科学等学科建设力度。促进生命健康领域学科与其它学科交叉融合,全面推进新医科、新工科等建设。支持高校和科研院所聚焦肿瘤、心脑血管疾病、神经退行性疾病、代谢性疾病、炎症与免疫、脑科学等方向开展原创性基础研究,并加强成果转化。支持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大健康研究院、安徽医科大学新医科中心和安徽省重大传染病综合研究中心建设。围绕生命健康领域需求,布局一批国家级、省部级创新平台。  

(二)加快生命健康相关本科专业调整步伐。支持高校新设智能医学工程、转化医学、精准医学、健康教育、生物信息学、大数据应用与健康管理等专业。支持人工智能、生物化工、材料科学、信息科学、管理学等与生物医药学科专业的交叉融合。加强安徽医科大学、安徽中医药大学和蚌埠医学院等儿科学、精神医学、康复医学和现代医药等专业建设。支持传统优势专业以服务产业为导向,开展“新医科”建设的探索和实践。  

(三)布局生命健康领域高职专业。支持高职院校新设婴幼儿托育服务与管理、中医养生保健、康复治疗技术、生物制药技术等专业。大力发展高职护理专业。改造一批生命健康产业发展的相关专业,强化复合型专业建设。调整一批社会需求量少、就业率低的专业。  

三、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一)医教协同培育高水平创新型人才。加快新医科建设,深化产教融合,推进“医学+X”多学科背景的复合型创新拔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推深做实基础医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努力构建安徽特色、国内一流的基础医学拔尖人才培养体系。支持高校开展临床药学高层次人才培养改革,培养复合型药学人才。开展临床医学专业博士学位和科学博士学位证书双授试点,推进医师科学家培养改革。发挥长三角医学教育联盟作用,加强与长三角地区高水平医学院校和科研院所合作。深化医教协同、医养结合,建设高水平复合型医学人才联合培养体系。规范医学人才培养标准,推进名师互聘、课程共享、学分互认,共建培训基地等,加快联合培养高层次复合型医学人才。  

(二)产教融合促进应用型人才培养。强化本科教育基础地位,加快实施“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2.0”,在有条件的省属高校中率先建成一批生命健康一流本科专业。积极开展“新医科”研究与实践,加快人工智能与临床医学、中医学等学科专业教育的交叉融合。支持中医人才培养,深化传承与创新并举的中医药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索卓越医生教育模式改革,推进临床医学(“5+3”一体化)等专业人才高校联合培养工作体系建设,探索“医工互通”创新人才培养新模式;探索预防医学、口腔医学、临床药学等专业长学制教育。采用“双导师-多主角-多平台”培养模式,企业全程参与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解决企业实际需求,培养创新创业型人才。  

(三)校企合作深化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围绕大健康产业人才需求,进一步深化“医教协同”“校企合作”,发挥医院及企业在生命健康人才培养过程中的优势,促进“岗课赛证”融通,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推进课程思政改革,建设专业教学资源库,强化实习实训,建设和示范一批“厚德精医”大师工作室。继续实施农村订单定向免费医学生培养项目。推进健康管理、老年照护、母婴照护、中医适宜技术等生命健康相关专业“1+X”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考点建设与考核工作实施。  

四、保障措施  

(一)组织领导。成立生命健康产业人才培养工作联席制度,由省政府领导牵头,省发展改革委、省教育厅、省科技厅、省经济和信息化厅、省财政厅、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省农业农村厅共同参与,定期研究、协商解决推进生命健康产业人才培养工作中的困难与问题。  

(二)经费支持。统筹政府和市场多渠道资金投入,积极争取国家研发计划、重点项目和创新平台相关资金支持。加大对生命健康产业人才培养支持力度。将生命健康领域相关职业(工种)纳入政府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范围,面向应用型本科、高职院校、技工院校毕业季学生以及其他社会群体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并按规定给予培训补贴。  

(三)师资建设。支持引进现代中医药、再生医学、免疫学、细胞治疗等生命健康科学前沿领域人才。在皖江学者、百人计划和省杰青等人才项目中设置一定比例名额,优先支持生命健康领域海内外高层次人才引进。将高水平师资队伍建设和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作为省级科研平台和高峰学科建设重要考核指标。支持中青年教师到国内外著名大学、高水平的科研机构访学和进行博士后研究。支持高校在生命健康领域建设一批教学科研水平较高、年龄结构合理、极具发展潜力的创新型师资团队。  

(四)政策倾斜。优先支持生命健康相关领域的新专业和长学制专业的建设,在师资规模、财政支持和招生指标方面予以明确政策倾斜。大幅增加生命健康领域的硕士和博士招生计划。积极增设生命健康领域的省级科研平台、技术创新研究中心、多功能临床试验中心等建设。对符合条件的生命健康领域平台依规纳入“一室一中心”、省重点实验室和工程研究中心支持范围。支持具备条件的高校新设生命健康相关学科,对符合条件的学科依规纳入省高峰学科建设计划。重点支持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和工作站的建设。  


9 安徽高校服务绿色食品产业人才培养行动方案  

安徽省教育厅  安徽省农业农村厅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要求,以农产品加工业“五个一批”工程和“158”行动计划为抓手,打造10个超千亿(元)全产业链绿色食品产业的战略部署,深化“双招双引”、引领高质量发展,着力推动安徽高校构建高水平、应用型绿色食品人才培养体系,加快培养服务绿色食品产业发展的人才,特制定如下工作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抢抓绿色食品产业服务乡村振兴的重大战略机遇,围绕绿色食品品质与安全、食品智能制造、精准营养、食品认证与溯源等产业科技创新高地,聚焦安徽绿色食品产业发展对各类人才的迫切需求,深化科教融合、产教融合,完善绿色食品人才创新培养体系,为绿色食品产业发展提供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  

(二)基本原则  

需求导向、应用驱动。聚焦安徽绿色食品产业发展战略需求,加快构建绿色食品产业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培养研究型、应用型和技术技能型人才,解决绿色食品产业人才紧缺问题。以绿色食品生物技术、绿色食品产业智能制造、品质与安全控制、精准营养等技术应用为导向,推动绿色食品对相关学科的赋能改造,促进人才培养、学科建设和科学研究融合发展,促进绿色食品生产端和市场端的双向联通,实现供给侧和需求侧的有效对接。  

创新引领、跨界融合。准确把握绿色食品发展新态势,把创新引领摆在高校绿色食品相关学科专业发展的核心位置,进一步优化绿色食品领域科技创新体系,释放高校基础研究、科技创新潜力,将我省建成绿色食品科技创新的重要策源地。强化产教融合,促进高校与绿色食品领域骨干企业、产业化基地和地方政府联合培养人才,构建自主创新与人才培养共同体。  

动态调整、特色发展。建立健全绿色食品相关学科专业优化调整机制、人才需求预警机制和科学合理的评价机制。深化绿色食品产业与新工科、新医科和新农科项目交叉融合,不断培育新的学科生长点和特色方向。面向我省绿色食品产业布局和重点发展领域,形成具有安徽特色的绿色食品人才培养体系。  

精准培养、多元投入。聚焦我省绿色食品产业发展对不同人才类型的需求,把握绿色食品人才培养规律,学用结合,强化实践,分类培养研究型、应用型和技术技能型人才。充分发挥政府财政投入、政策支持的积极引导作用和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鼓励绿色食品行业企业和社会加大投入,形成各类资本合力支持绿色食品相关学科专业发展的新格局。  

(三)总体目标  

2025年,高校科技创新体系和学科专业布局持续优化,绿色食品领域科技创新能力和人才培养质量显著提升,为服务“三地一区”提供高素质的研究型、应用型和技术技能型人才,取得一批具有重要影响的科技创新成果,成为引领绿色食品产业发展的人才高地,为安徽绿色食品产业提供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  

2035年,将高校打造为绿色食品人才培养基地,成为建设绿色食品创新中心的核心力量和引领绿色食品发展的前沿,一批理论研究、创新技术与应用示范达到全国领先水平,有效支撑安徽绿色食品产业升级,构建食品智能制造结构新模式。  

二、优化绿色食品学科专业结构  

(一)完善绿色食品领域学科布局。支持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安徽医科大学、安徽农业大学等高校开展绿色食品营养与健康基础研究,支持合肥工业大学、安徽大学和安徽农业大学等高校开展种子科学与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食品安全与溯源、食品生物技术应用基础与工程化研究,支持安徽科技学院、合肥学院等高校加强绿色食品生产与加工工程化研究。尽快培育设立安徽省食品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增加食品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加快高层次食品专业人才培养,满足绿色食品产业高端发展需求。鼓励高校、科研院所与企业等机构合作开展食品相关学科建设。推动绿色食品与更多学科交叉融合,支持绿色食品与生物学、医学、工农业物联、机械、机电与自动化、管理学等学科交叉融合,逐步形成学科优势特色。支持省属高校参与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大健康研究院建设,大力推进安徽大学未来学院的智能控制技术与绿色食品生产加工技术交叉融合,支持安徽农业大学现代食品技术研究院建设。围绕绿色食品领域基础理论、核心关键共性技术和公共支撑平台等方面需求,布局一批国家级、省部级创新平台。  

(二)加快绿色食品本科专业优化调整步伐。支持省内行业特色、应用型高水平大学结合办学定位和办学优势,有针对性地新设一批绿色农产品生产、绿色食品加工等与绿色食品相关专业。加强现有专业建设,将食品基础研究与加工技术、品质与安全、营养与健康、食品机械、自动控制等食品领域核心专业纳入安徽急需紧缺人才培养重点支持学科专业清单,实行动态管理、定期调整,在人才培养、产教融合等方面予以优先支持。支持食品相关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点建设。  

(三)布局绿色食品领域相关高职专业。加快绿色食品生产技术专业布局,重点新设食品智能制造、绿色食品加工类相关专业。加强以绿色食品为核心的专业群建设,进一步优化专业课程体系,打造理论教学与实训教学相融合的智慧教育平台,强化绿色食品实习实训,形成绿色食品生产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新模式。改造一批食品相关专业,形成绿色食品人才“线上线下”培养模式。优化调整一批社会需求量少、就业率低的专业。  

三、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一)科教融合培育高水平研究型人才。创新科教结合、产教融合、协同育人的人才培养模式,支持我省依据学科特色和省内高校规模,建设省部级绿色食品创新平台。依托安徽省高校协同创新联盟,加强与江南大学未来食品研究院和国家重点实验室、南京农业大学国家肉品加工工程中心、安徽农业大学茶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等高端平台的密切合作,强化长三角区域科研院所、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大健康研究院、省内高校和科研院所协同互动,共建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鼓励以科研攻关任务作为研究生科研课题的主要来源和培养载体,聚焦绿色食品基础理论、营养与健康、品质与安全生产、认证与溯源的关键理论和核心应用技术,提高研究生将不同学科理论与方法、科学前沿与产业实践进行整合再创新的能力。依托安徽省研究生教育联盟,开展省内高校研究生共培共育,实行学分互认、教师互聘、课程互选、学生交流和短期访学等措施,探索建设省属高校绿色食品共享研究与技术应用平台。积极培育省属博士学位高层次食品专门人才培养平台,支持绿色食品相关高校与企业深度融合,实施“订单式”培养专业博士、硕士等高端人才,积极推行专业学位研究生入学即进项目、进团队、进企业。完善专业博士、硕士培养标准,鼓励企业参与制定专业型博士、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鼓励企业向专业学位研究生开放数据、案例、工具和实训平台,鼓励学生围绕企业实际需求开展创新创业实践,培育适应安徽绿色食品产业发展的高水平研究型人才。  

(二)产教融合推进应用型人才培养。强化本科教育基础地位,加快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2.0”,在有条件的省属高校率先建成一批绿色食品相关一流本科专业。积极推进新工科、新农科研究与实践项目建设,加快绿色食品与营养健康科学、自动化科学、生物科学、医学、物理化学等学科专业的交叉融合,探索“绿色食品耕读”人才培养模式。支持高校引入优质企业资源,合作建设面向重点行业应用场景的绿色食品开放创新平台、应用孵化平台、技术研发中心和实训基地,共建一批现代产业学院,合作开设应用型人才“订单班”,构建集培养、培训和创新于一体的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  

(三)校企合作强化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围绕绿色食品产业快速发展带来的就业结构、就业方式转变以及新型职业和工作岗位的技能需求,创新培养绿色食品生产技术技能型人才,推进专业结构与产业布局有效衔接。在绿色食品生产技术相关专业开展“1+X”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试点建设与考核工作,建立适应安徽绿色食品产业发展的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培训体系。统筹高职院校和绿色食品头部企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合作,搭建开放性、共享型“技术基础+专业培养+职业方向”的三维度递进式绿色食品学习平台,适应多层次、各阶段的学习与实训需求。支持头部企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面向职业院校、技工院校采取“订单式”绿色食品生产技能培养,强化毕业生专业技能培养,快速解决绿色食品产业技术技能人才短期缺口的问题。加大社会技能培训力度,满足技术技能人才技能提升和可持续发展需求。  

四、保障措施  

(一)组织领导。建立绿色食品产业人才培养工作联席制度,由省政府领导牵头,省发展改革委、省教育厅、省科技厅、省经济和信息化厅、省财政厅、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省农业农村厅共同参与,定期研究、协商解决推进绿色食品产业人才培养工作中的困难与问题。  

(二)经费支持。统筹政府和市场多渠道资金投入,积极争取国家研发计划、重点项目和创新平台相关资金支持。加大对绿色食品产业人才培养支持力度,培养安徽绿色食品领域急需人才。将绿色食品领域相关职业(工种)纳入政府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范围,面向应用型本科、高职院校、技工院校毕业季学生以及其他社会群体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并按规定给予培训补贴。  

(三)师资建设。统筹利用各类资源,主动加强与国内外知名大学、头部企业合作,依托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大健康研究院,加快引进海内外绿色食品领域高端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加大对人才引进的经费保障和配套支持力度。立足学校现有绿色食品学科专业团队,重点加强对绿色食品急需紧缺专业人才中长期培训,加大对青年教师支持力度,引进企业工程师,培育组建方向聚焦、结构合理、分工明确的高水平创新教学团队。建立绿色食品领域产学融合发展联盟,探索制度化的工作模式,打造绿色食品“高校-企业师资共同体”,推动高校教师与行业人才双向交流机制,以双聘等灵活方式吸引企业和科研院所优秀人才到高校开展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促进区域高端人才资源聚集共享。统筹利用各类资源,为人才流动和创新创业提供良好条件。制订并落实绿色食品人才引进和培训年度计划。  

(四)政策倾斜。对地方高水平大学在绿色食品学科专业建设、人才培养规模、科技创新等方面给予政策支持和适度倾斜。优先支持绿色食品领域平台进入安徽省重点实验室和安徽省食品工程研究中心序列。支持具备条件的高校自主设置绿色食品相关专业,并优先纳入安徽省高峰学科建设计划。支持高校与科研院所、头部企业联合招生,扩大绿色食品相关专业紧缺人才培养规模,依托“食品科学与工程”“生物学”“机械工程”等相关一级学科,单列“绿色食品”工程硕士、博士研究生招生计划,自主培养。  

     

     


10 安徽高校服务数字创意产业人才培养行动方案  

安徽省教育厅  安徽省文化和旅游厅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发展数字创意产业的重要部署,深化“双招双引”、促进高质量发展,着力推动我省高校构建高水平数字创意人才培养体系,加快培养服务支撑数字创意产业发展的人才,特制定如下工作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围绕数字创意产业需求,进一步深化科教结合、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构建科学规范、开放包容、灵活高效的数字创意人才培养体系。加强研究型、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为我省数字创意产业发展提供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  

(二)基本原则  

需求导向、应用驱动。以数字创意产业发展为导向,满足数字文旅、新媒体艺术等领域人才需求,构建数字创新相关学科专业体系。注重数字创意产业应用与人才培养的协同,深化产学研用融合的创新培养模式,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创新引领、文化为核。准确把握数字创意发展前沿和新态势,优化数字技术与文化内核创新体系,充分发挥数字技术对内容创造、产品研发、模式创新的核心支撑作用。现代数字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并举,实现技术创新与内容创新的有效结合,推动文化传承创新、人才培养和产业发展的有机融合。  

跨界融合、特色发展。深化数字创意与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的交叉融合,不断发展新型学科特色和创新方向。依托各高校办学优势和学科特色,发挥跨校协同、文理交融、学科交叉作用,形成与我省数字创意产业新发展格局相适应、以特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人才培养体系。  

精准培养、多元协同。聚焦数字创意产业发展对人才类型和规模的需求,引导不同类型高校科学定位、差异化发展,分类培养研究型、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建立政府、企业、社会多元投入机制,鼓励企业、社会组织加大对数字创意领域人才投入,加快推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  

(三)总体目标  

2025年,高校数字创意人才培养取得突破性进展,学科专业体系进一步优化交叉融合,人才培养质量显著提高,为数字创意产业发展持续提供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  

2035年,部分高校成为数字创意领域知识创新、文化创新、技术创新的重要策源地,满足国家和区域重大战略需求。学科专业结构与产业发展深度融合,一批理论研究、创新技术与应用成果达到全国领先水平,大力推动数字创意产业发展。  

二、优化数字创意学科专业结构  

(一)完善数字创意领域学科布局。支持安徽大学等高校新设数字创意相关学科。推动数字创意向更多学科渗透融合,形成合理的学科布局。加强产学研合作,鼓励高校、科研院所与企业等机构合作开展数字创意相关学科建设。围绕数字创意领域基础理论、核心关键共性技术和公共支撑平台等方面需求,布局一批国家级、省部级创新平台。  

(二)加快数字创意本科专业调整和建设步伐。依托合肥、芜湖、蚌埠、黄山等创意产业集聚区,支撑数字出版、数字影视及音乐、动漫游戏、VR体验、AR交互、智能体育、智慧场馆、文创旅游、可穿戴设备等发展,支持相关本科高校依据自身办学定位,有针对性地新设一批虚拟现实技术、跨媒体技术、新媒体艺术等相关本科专业。以设计学、戏剧与影视学、传播学为主,促进大数据、AI智能、人机工程等相关学科专业的交叉,加快推进“新文科”建设。加强数字媒体艺术、动画、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设计、游戏设计、工业设计、产品设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等专业建设。  

(三)广泛布局数字创意领域相关高职专业。加快数字创意相关高职专业布局,重点新设一批数字创意专业。改造一批数字创意相关专业,推动文化创意与数字技术等专业融合发展。调整一批社会需求量少、就业率低的专业。  

三、创新数字创意人才培养模式  

(一)科教融合培育数字创意高水平研究型人才。构建科教结合、产教融合、协同育人的创新培养机制,搭建高校数字创意产教研融合平台,推动高水平研究型人才培养。依托省研究生教育联盟,形成互补、共享科教培养机制,优化课程体系,实行学分互换、课程互选、教师互聘、交流访问。积极推进行业特色高水平大学与科研院所、头部企业协同育人,完善联合培养博硕士人才机制,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的精准衔接。  

(二)产教融合推进应用型人才培养。推动高校数字创意学科专业与产业的深度对接,以培养一流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共同开展高峰学科建设、一流专业建设、精品课程建设、规划教材建设、名师团队建设,构建以项目驱动为核心的人才培养体系,全面推进数字创意产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支持合肥学院等高校建设一批现代产业学院。支持企业参与制定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积极支持研究生、本科生面向产业实际需求开展各类创新创业活动。  

(三)校企合作强化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加强以数字创意为核心的专业群建设,进一步优化专业课程体系,增强数字创意专业职业教育适应性,形成操作技能突出、能够快速高效实现创意理念的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新模式。健全专业定期评估机制,突出需求引领,优化专业设置。推进数字创意技术相关专业“l+X”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试点,实施现代学徒制改革,建立适应我省数字创意产业发展的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培训体系。同时,面向其他社会群体开展数字创意相关技术技能培训,满足技术技能人才技能提升和可持续发展需求。  

四、保障措施  

(一)组织领导。建立数字创意产业人才培养工作联席制度,由省政府领导牵头,省发展改革委、省教育厅、省科技厅、省经济和信息化厅、省财政厅、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省农业农村厅共同参与,定期研究、协商解决推进数字创意产业人才培养工作中的困难与问题。  

(二)经费支持。统筹政府和市场多渠道资金投入,积极争取国家研发计划、重点项目和创新平台相关资金支持。加大对数字创意产业人才培养支持力度,培养数字创意领域急需人才。将数字创意领域相关职业(工种)纳入政府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范围,面向应用型本科、高职院校、技工院校毕业季学生以及其他社会群体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并按规定给予培训补贴。  

(三)师资建设。立足高校现有学科建设团队,有效整合跨学院、跨学科人才资源,着重提高师资队伍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综合应用能力,培育组建结构合理的复合型高水平教研团队。多渠道引进具有行业背景的优秀人才,促进区域高水平人才资源聚集共享。支持教师广泛参加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吸纳国内外优秀青年人才来皖从事教研工作,对顶尖人才引进“一事一议”,建立高素质青年人才流入留住机制。以“校地校企共享”“双向聘用”等方式,推动高校教师与行业企业人才交流机制。  

(四)政策倾斜。支持“双一流”高校和高水平大学在数字创意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科研创新、应用实践等方面的发展,给予适度的政策倾斜。支持建立数字创意重点项目、科研中心与创新人才孵化基地。支持具备条件的高校设置数字创意相关学科,并优先列入省高峰学科建设计划。支持高校与科研院所扩大高端数字创意急需紧缺人才培养规模。  

编辑、审核、发布:周波  

     

上一条:部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下一条:【方案论证】学校召开安全工程(专升本)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论证会

版权所有 淮南职业技术学院教务处    地址:安徽省淮南市田家庵区洞山林场路1号

联系电话:0554-6661102       邮编:232001